找到相关内容126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业报轮回思想的伦理意义

    表明它比中国传统儒道文化对自身个体解脱生活更为关怀[5],更能敞亮和点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善与德行的祈向。与其因果客观性在贞定我们“凡果必有其因”的科学认识,毋宁在昭示着“相同的原因造成相同的结果”这样...现世。《因果经》所云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后世果,今生所为是”的三世两重因果就使得业报轮回的伦理取向与存在论解释统一起来,解决了伦理层与实存层的视差与冲突问题。三世两重因果诚然有将“现世的...

    龚山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144054.html
  • 性善恶论 (上)

    善恶果报论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“积善余庆”、“积恶余殃”思想相合拍,便以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后世果,今生所为是”的三世两重因果,使人们既立足于现实,又相信前途光明而非绝望,努力积累持续发展的...  性善恶论 (上)  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,有的人之初性本善,有的人之初性本恶,已经争了至少有两千多年,至今未能有一致的结论。其实,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以来,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此一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5457024.html
  • 六祖文化中的平等思想

    ,不为衣来。”那么六祖对待这个人态度是慈悲的给他讲法,度他得道。  第二个例子是:六祖遇到了行昌这个刺客,他是想要六祖的脑袋,六祖没有叫人来抓刺客,反到给刺客讲清里边的因果:“只负汝金,不负汝命。”...呵佛骂祖。有位丹霞天然禅师,竟然把佛像烧了取暖!其他的佛教宗派那个敢?近代太虚大师这叫“鬼神佛教‘,把佛祖神化。既然神化何谈平等,所以不佛教传入中国后,才有平等思想。而是六祖文化中有平等思想。  ...

    慧贤 王焰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2165642.html
  • 印光大师——融合儒佛 力斥排佛

    要图。在印光法师看来, 因果报应之, 并不是无稽之谈, 而是世人践行仁义的保证。世人不行仁义, 正是因为把因果看作是妄论。   印光法师认为佛教的因果关系, 儒家的仁义道德, 二者应该是相通的。“道德仁义, 乃吾人本具之性德;因果报应, 实天地化育之大权”他主张把儒家的仁义之说和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融合起来, 实现佛教和儒学的贯通, 来改变中国衰弱的现状。   二、佛、儒初步融合——驳斥...

    辛雷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0476964.html
  • 十六位尊者表的意义

    偈更容易念,更容易成就。 34 周利盘陀伽在世尊会上,以后他开悟了。悟了之后他辩才无碍,释迦牟尼佛派他到处代佛说法,最后也非常受人欢迎。 35 周利盘陀伽的禀赋愚钝,佛把他的因果出来,这位尊者前世是...前面都有这个例子,但是每一部经典里面代表的人不尽相同,这几个代表也不是随便写的。 4 世尊弟子众多,大弟子当中都标榜特长,我们只可以标榜,为什么?如果他们的德能,几乎都相同。 5 像舍利弗,他标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11279753.html
  • 十六位尊者之表意

    的禀赋愚钝,佛把他的因果出来,这位尊者前世是一位三藏法师,很难得,但是他说法,他吝法,教别人总不是很认真地教,自己要留一半,怕别人超过自己,所以这一世得愚痴的果报。 幸亏遇到佛,要不是遇到佛,那他真...展开,前面都有这个例子,但是每一部经典里面代表的人不尽相同,这几个代表也不是随便写的。世尊弟子众多,大弟子当中都标榜特长,我们只可以标榜,为什么?如果他们的德能,几乎都相同。像舍利弗,他标榜智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15685781.html
  • 空之探究(五)

    :缘起是无为;『舍利弗阿□昙论』也这样。这是离开因果事相,而论定为永恒不变的抽象理性。然依『杂阿含经』,佛为须深Susi^ma所说,缘起应该是不能说是无为的。『杂阿含经』卷一四(大正二·九七中──...藐三菩提,不能说是(因行)前心;也不离前心,没有修行的前心,是不可能得果的。不能说是后心,如只是后心一念,那里能得果?当然也不能离后心而得果。这样,前心、后心的不即不离,依行得果,是缘起的因果。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14940886.html
  • 关於缘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铨释学考察

    支数的有支缘起;以及(C)以上两类之外的其他缘起(注10)。三支认为,(A) 类出现在最早阶段,表达上有时极其简单朴素,有时带有紧密的关系性、因果性、论理性。最初大概是使用二支(如「一切苦←识(别...故具有关系性、因果性、论理性等三种特性。如此具有一贯的论理体系特色的十二支因缘一旦完成,就能专就最根本的「无明」支予以内省,而使「无明」本身翻转成为「明」;如此「生」(顺观)本身亦翻转成为「灭」(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0941208.html
  • 几种对佛教的误会

    」的说明。虽然我们经常听到的是「种瓜得瓜」的说法,但佛教的因果,详细一些,应该说是:「因缘果报」。那就是佛教在因与果之间,十分重视一个「缘」字。什么叫做「缘」呢?「缘」有什么作用呢?比如我们种下...(行善的多少,行善的种类与以前所造的恶因之间的关系。)以上这三点都可以决定这一个人是否会招致「恶果」。不过在这儿我要请同学们千万不要误会,我这个比喻是不得已而的,目的在帮助大家了解因果的真义而已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1242481.html
  • 自由与颠覆:南泉普愿禅学思想特征的一种解读

    佛教整个教义理论体系大厦最基础之支撑物的束缚。  在南泉普愿的法语中,“自由”基本上都是与“因果”一词联系在一起使用的。如谓:“落他因果,无自由分”,“若论修行,何处不去。不拘与不拘,亦不三昧,才...导致相应的后果,“因”未得“果”之前不会自行消失;不作一定之业因,亦不会得相应之结果。然而,在南泉普愿看来,真正的“道”,是超然于时空之处的,也是不受因果律所控制的;故真正的修行悟道者,决不能被因果(...

    万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0343172.html